文字解读:《2024年合江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工作要点》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我县实际,以服务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为导向,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一体两翼’齐飞”的具体路径,紧紧围绕县委“136”发展战略,聚焦审批服务、市场规则、政策落实等方面痛点难点堵点,强基补短,不断提升全县政务服务水平,制定了《2024年合江县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二、主要内容
《工作要点》提出10方面共29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助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持续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深化行政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运用,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加快融入川渝政务服务一体化,全面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探索政务服务应用创新。
一是强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残疾人服务、退休等5个“一件事”。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等8个“一件事”。聚焦项目策划立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应用,形成全流程服务闭环,提升项目审批效率。重点做好区域评估、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测量、水库工程涉水审批、跨区域高速工程涉河审批、工程建设和施工许可阶段测量、水利工程重大设计变更、房建市政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房建市政项目联合验收等10个“一件事”。
二是推动助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建立惠企政策制定、评估机制,按照“谁制定、谁公开、谁解读”原则,运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媒体专访等开展解读。用好全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查询、申报、兑现等服务。在政务服务网开设惠企政策专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实行一网(窗)受理、分类转办、一站兑现。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惠企政策资金保障,确保惠企政策高效兑现。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用,畅通惠企政策兑现困难诉求解决渠道,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
三是持续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强化在线监管平台应用,推动跨部门综合监管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持续做好建筑工程质量、非法金融活动、燃气等跨部门综合监管,开展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新兴领域监管,在酒类生产领域探索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强化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推动更多行业领域实行源头追溯、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执法联动和执法互认。
四是深化行政许可事项“一单一图一表”运用。实行清单动态管理,动态调整县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整治清单之外的备案、证明、认证、年检等变相许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一表”确定的要素及承诺时限开展审批服务,在承诺的受理时限、审批时限、转外环节最长办理时限内完成审批。健全审管衔接机制,严防“受审分离”“审管脱节”。健全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合理设置综合服务、专业服务窗口。推进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事项集成办理。
五是扎实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等企业高频需求,梳理发布服务事项清单。集成高频服务事项,构建“一类事”套餐式服务场景。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建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中心),打造涉企政务服务综合体。推进园区集成式政务服务,建设产业嵌入式企业综合服务驿站,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惠企专区,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全面上线运行,集成各类涉企服务数字化场景。
六是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完善“天府通办”合江分站点功能,新增一批高频服务“掌上办”、自助终端“就近办”。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和跨区域跨层级联动机制,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加强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实现可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七是不断强化政务数据共享应用。配合省市推进各行业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 实现政务数据双向共享、业务协同联动、过程实时监管、结果全量汇聚。加强数据源头管理,加快构建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一体化政务数据标准体系。完善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推动政务数据安全高效回流。依托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加强系统、数据、应用全流程安全管理,加大涉及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数据保护力度。
八是加快融入川渝政务服务一体化。深化与重庆毗邻地区政务服务合作,探索推出更多川渝“一件事”集成服务。持续深化交通出行、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和养老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合作,打造一批企业群众体验感强的务实便利举措。落实川渝事项政策标准,执行统一公共服务供给、数据共享开放、行政执法、检测计量等标准规则。持续推进职称资格、技能证书和医疗机构检验检测结果依规互认。加强经营主体“云迁移”、“云注册”功能应用,常态化开展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联合执法检查,健全联动机制,推动结果互认。
九是全面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交易场所、交易见证和交易环节等管理。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探索分散评标、“暗标盲评”等模式。推动招标人建立招标投标事项集体研究等议事决策机制。加强招标、采购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动态监管,配合开展评标专家队伍清理。规范投标人投标和履约行为,公开披露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深入整治地方性保护、围标串标、恶意低价中标、资质作假、恶意质疑投诉获取非法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
十是探索政务服务应用创新。加强与毗邻地区合作,实施跨领域跨层级“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更大范围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家门口办。推动“一单一图一表”在更大范围应用,逐步实现其他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