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改革汇聚药品监管社会合力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造药品监管“一码三用”系统矩阵、创建“三三制”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服务型”执法理念,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药品安全信息监管体系,有效提高群众参与度与基层药品监管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2024年,获四川省药监局表扬为药品监管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一是创造“一码三用”系统矩阵。依托“企业码”,创新打造药械化监管平台矩阵,实现群众监督、部门监管、企业展示等需求,该药品安全智慧监管探索获《四川药品监管简报》专刊推广。创建“药店微评价”系统,为群众建立微信扫码快捷评价端口,推进药品安全“红黑榜”制度,探索药企分级分类监管。创建“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巡查”系统,建立药品安全线上知识库,打通巡查与监管的数据壁垒,建设县、镇、村三级药品信息化监管网络。优化“酒城市监”APP应用,制定《药品监管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将评价、巡查、监管等数据分析导出功能授权到所,实现监管流程无纸化、检查数据可视化。2024年以来,全县393家药品经营企业亮“码”经营,收集群众评价727条、收集巡查日志167份,开展有因检查37次,消除整改药品问题57个。
二是创建“三三制”培训机制。构建“一人会三岗、一岗三人会”药械化监管培训机制,有效缓解监管能力、人员不足,锻造复合型执法队伍,该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入选四川省药品创新工作经验材料汇编。培训制度化,构建“责任股室、业务骨干、培训学员”三级帮带培养制,出台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确保落地见效。标准系统化,制定《药品安全监管人员胜任力标准》,编印药品领域《入门通识答疑》手册等教材,确保培训时长不少于60学时。激励多元化,印发《考核评估指导原则》,统筹推进岗前培训与继教学习,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等次评定、评先评优、等级晋升等的重要依据,实现正向激励。目前,开展培训3轮次、培养基层药品监管骨干37名,基层所实现药械许可现场核查办理,办结时限压减5个工作日。
三是创新“服务型”执法理念。兼顾严格执法与行政指导,提振医药领域市场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推动医药产业稳定发展。严把立案标准,对违法情节轻微、危害后果小的行为积极开展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杜绝“一罚了之”。对大案要案及时研判,全面分析案件性质、查办策略,找准办案突破口。2024年以来,药械化领域办理包容审慎案件7件、部督案件1件、省级典型案例1件。优化执法方式,通过采取上门指导、跟踪问效、警示约谈等多种形式,从降低违法风险和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同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开展普法宣传2期,以法惠企8家。深化区域协作,在医药领域、便民惠企、行政执法等方面,与重庆江津、贵州赤水等地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推进医药企业主体申报“跨省通办”,组织跨省联合执法4轮,侦破跨省药品案件1件,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温馨提示
如已完成请点击”已登录“